速看!不被淘汰的液压机应具备哪些特性?
液压机作为一种利用液体静压力加工材料的机械,广泛应用于锻压、冲压、冷挤、校直等压制工艺。自1795年第一台水压机问世以来,液压机经历了200多年的发展。然而,随着现代制造技术的进步,液压机市场面临着激烈的竞争。为了不被淘汰,液压机必须克服油液泄漏、油温升高、传动精度低和能耗大等缺点,提升控制精度和效率,并实现绿色设计与制造。本文将详细介绍现代液压机的发展趋势,以帮助企业选择不被淘汰的液压机。
一、伺服控制技术:提升液压机性能的关键
1.伺服控制技术简介
伺服控制技术是一种精密驱动技术,通过控制物体的位置、方位和状态,使其跟随输入目标的变化。伺服液压机将伺服控制技术与液压系统结合,采用伺服电机驱动主传动油泵,减少控制阀回路,实现对滑块的精确控制。
2.伺服液压机的工作原理
伺服液压机的主油缸上腔安装有压力传感器,滑块处安装位移传感器。控制器根据压力和位置反馈信号,计算出伺服电机的转速,从而控制液压泵的输出,实现压力、速度和位置的精确控制。
3.伺服控制技术的优势
精度高:伺服电机通过脉冲定位,控制精度可以达到1/1024圈,结合传感器,可以实现对滑块任意位置的精确控制。
柔性高:滑块运动曲线可根据不同生产需求进行优化设置,实现高难度高精度加工。
效率高:滑块行程次数、速度和行程调节方便,能根据成形工艺,在最小行程下工作,提高生产效率。
节能:伺服液压机省去了飞轮和离合器,采用直接传动,传动环节减少,能耗显著降低。
4.伺服控制技术的挑战
尽管伺服控制技术在液压机上展现了强大的生命力,但仍需完善以下关键技术:
研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大功率伺服电机和驱动控制单元;
开发采用伺服电机直接驱动的液压机主油泵;
研究能量回收系统;
开发专用控制系统和智能化成形工艺库。
二、绿色节能技术:环保与高效并重
1.液压系统的能量损失
液压系统的能量损失可分为三类:
能量转换元件的转换损失:包括液压泵和液压马达中的机械摩擦损失、压力损失和容积损失。
液压回路传输损失:过剩流量和过剩压力是产生液压回路能量损失的根本原因。
液压源与负载不适应的匹配损失:液压机的吨位在设计之初已经固定,不同工件加工过程中常出现大马拉小车的现象,造成能量浪费。
2.绿色节能技术的研究重点
节能型液压元件:主要集中在液压泵和液压控制阀。电子控制与液压泵变量控制相结合,得到较好的节能效果。
节能型液压系统:泵节能的核心思想是液压源提供的功率与负载匹配,基于这一思想出现了很多节能系统,如混合动力技术、变频调速技术、液压变压器技术和二次调节系统以及能量回收系统。
水压传动技术:水液压技术以水为工作介质,具有成本低、无污染、抗燃性好和可压缩性小等优点。但需解决防腐、气蚀、润滑和防冻等关键技术。
三、集成化技术:简化结构,提升可靠性
1.电机与阀一体化
电磁直驱阀将电机与普通液压阀集成在一起,采用永磁直线力马达直接驱动阀芯,简化了结构,提高了可靠性,降低了制造成本。
2.电机与泵一体化
液压电机泵将液压泵与原动机高度融合,结构紧凑、功率重量比大、体积小、噪音和振动低、可靠性高。例如,燕山大学设计的轴向柱塞液压电机泵,将永磁同步电动机与斜盘式轴向柱塞泵高度集成,实现了散热冷却的效果。
四、机液复合驱动技术:融合机械与液压优势
1.机械液压复合式压力机
机械液压复合式压力机将液压驱动和机械驱动同时应用在一台压力机上,空行程采用伺服电机驱动曲柄连杆机构,在连杆完全竖直处于锁模状态时,液压系统驱动油缸进行公称力压制。这种设计有效降低了液压能在空行程阶段的浪费,并保留了机械压力机快速精确定位的优点。
2.空行程与工作行程单独驱动增压缸
基于空行程与工作行程单独驱动原理,可以设计很多节能型液压缸。例如,结合行星丝杠和伺服电机的增压缸,空行程采用小功率电机驱动,工作行程采用大功率电机配合行星减速器和增压腔,整体结构设计巧妙、紧凑。
现代液压机的发展趋势集中在伺服控制技术、绿色节能技术、集成化技术和机液复合驱动技术等方面。为了不被淘汰,液压机必须不断提升控制精度和效率,实现绿色设计与制造。选择具备这些先进技术的液压机,将有助于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