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基础-压力机作业区的防护装置
安全防护装置分为安全保护装置与安全保护控制装置。安全防护装置应具备以下安全功能之一:
①在滑块运行期间,人体的任一部分不能进入工作危险区;
②在滑块向下行程期间,人体的任一部分不能进入工作危险区;
③在滑块向下行程期间,当人体的任一部分进入危险区之前,滑块能停止下行程或超过下死点。
安全保护装置包括活动、固定栅栏式、推手式、拉手式等。
安全保护控制装置包括双手操作式、光电感应保护装置等。
如果压力机工作过程中需要从多个侧面接触危险区域,应为各侧面安装提供相同等级的安全防护装置。危险区开口小于6mm的压力机可不配置安全防护装置。
一、固定式封闭防护装置
通过在危险区周围设置实体隔离,确保人体任何部位无法进入危险区,从而保护一切有可能进入危险区人员的安全。常见有固定和活动联锁式,实体隔离有透明实体隔板、栅栏式防护装置,应满足下列安全要求:
(1)防护装置应牢固固定安装在机床、周围其他固定的结构件或安装在地面上,不用专门工具不能拆除。
二、双手操作式安全保护控制装置
双手操作式安全保护控制装置的工作原理是将滑块的下行程运动与对双手的限制联系起来,必须符合以下要求:
(1)双手操作的原则。不能只用一只手、同一手臂的手掌和手肘、小臂或手肘、手掌和身体的其他部分来启动输出信号,必须双手同时推按操纵器,离合器才能接合滑块下行程;在滑块下行过程中,松开任一按钮,滑块立即停止下行程或超过下死点。
(2)重新启动的原则。对于被中断的操作控制需要恢复以前,应先松开全部按钮,然后再次双手按压后才能恢复运行。
(3)最小安全距离的原则。安全距离是指操纵器的按钮或手柄到压力机危险线的最短直线距离。安全距离应根据压力机离合器的性能,通过计算来确定。
(4)操纵器的装配要求。两个操纵器(按钮或操纵手柄的手握部位)的内缘装配距离至少相隔260mm。为防止意外触动,按钮不得凸出台面或加以遮盖。
(5)对需多人协同配合操作的压力机,应为每位操作者都配置双手操纵装置,并且只有全部操作者协同操作双手操纵装置时,滑块才能启动运行。
三、光电保护装置
光电保护装置是目前压力机使用最广泛的安全保护控制装置。应满足以下功能:
★(1)保护范围。由保护高度和保护长度构成矩形光幕。保护高度不低于滑块最大行程与装模高度调节量之和,保护长度应能覆盖操作危险区。
★(2)自保功能。在保护幕被遮挡,滑块停止运动后,即使人体撤出恢复通光时,装置仍保持遮光状态,滑块不能恢复运行,必须按动"复位"按钮,滑块才能再次启动。
(3)回程不保护功能。滑块回程时装置不起作用,在此期间即使保护幕被破坏,滑块也不停止运行,以利操作者的手出入操作。
(4)自检功能。光电保护装置可对自身发生的故障进行检查和控制,使滑块处于停止状态,在故障排除以前不能恢复运行。
★(5)响应时间与安全距离。装置响应时间不得超过20ms。
(6)抗干扰性。光线式安全装置在白炽灯、高频电子电源、荧光灯干扰下应能正常工作,受到频闪灯光干扰不应失灵。